我国氢能储运体系建设正迎来历史性突破!三条总长 2377.82 公里的纯氢输氢管道年内开工,将成绿氢跨区域调配的关键枢纽。
其中,乌兰察布至京津冀项目(“西氢东送”)11月开工,长1145公里,年输氢量近期10万吨、远期50万吨;海泰康保至曹妃甸项目年内开工,长1037.82公里,年输氢155万吨,为全球最大口径;达茂旗至包头项目9月5日开工,长195公里,年输氢10万吨。
长期以来,我国现有的长距离纯氢管道较少,主要集中于化工企业厂区内部,较美国和欧洲有一定差距。经过几年“规划酝酿”,今年将有三条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迎来开工的关键节点,管道总长度达2377.82公里。
乌兰察布市至京津冀输氢管道项目
(2025年11月开工)
△乌兰察布至京津冀地区输氢管道示范
项目定位与规模:作为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该工程起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途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近期设计输氢量10万吨/年(远期50万吨/年),管道全长约1145公里,是目前国内覆盖区域最广的输氢管道之一,是推动绿氢规模化输送、探索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商业运营模式的国家级试验示范项目。
海泰康保——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
(2025年内开工)
△ 康曹氢气长输管道
项目定位与规模:康曹氢气长输管道项目是全球口径最大、输量最高的绿氢管道。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34.5亿元,管道起自康保制氢和液化工厂,途经张家口市、承德市和唐山市3市的20个县区,终至唐山市曹妃甸区。管道线路总长度约为1037.82公里,管道设计压力7.2兆帕,管径为813毫米,设计年输送氢气量155万吨。
达茂旗至包头市区氢气长输管道工程项目
(计划2025年9月5日开工)
项目定位与规模:内蒙古自治区“一干双环四出口” 绿氢输送管网的核心支线项目,也是我国西北地区首个实现商业化运营的纯氢长输管道工程。管道全长约195km,设计压力为6.3MPa,设计年输氢气量为10万吨。为包头钢铁、化工等产业集群提供低成本绿氢,预计使工业用氢价格从35元/公斤降至6-8 元/公斤,推动包头市打造“氢基冶金示范基地”。
尽管氢能主干管网建设大步迈进,但从管道终端到零碳园区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仍面临储运成本高、技术适配难和安全性等诸多现实挑战。能否突破“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已成为氢能产业能否实现真正规模化、商业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来源:光储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