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地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奔竞大道353号

【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吹响深化医改的新号角

时间:2022-07-18 09:01:17 来源:admin 浏览:

7月14日,2022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提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期盼,推进医改取得更大成效。

近年,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针对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重点问题,党和政府把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谋划,进行了一系列顶层设计、确定了一系列目标任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在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力。各地则在国家“规定动作”基础上,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了一系列“自选动作”。在深化医改引导下,公立医疗机构强化公益性,医疗服务明显改善,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显著提高。


高位推动  “三医联动”

医改被视为“一把手”工程。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医改组织领导,绝大部分省份由书记或省长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落实“一把手”抓医改责任。

比如,福建省不断提升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强化党政主导,坚持高位推动,进一步明确由省、市、县的党委副书记统筹医改工作,优化形成“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党委专职副书记统筹协调、政府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医改是一项牵涉面广、影响大的系统工程。为此,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建立了联络员定期会商、成员单位医改动态定期调度等制度,加大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力度,统筹推进疾控、价格、薪酬、职称、医保支付等领域改革。

各地进行了科学的医改实施方案设计,明确具体方法和路径,配套改革政策,形成了一套改革的组合拳。比如,浙江强化数字化改革驱动,统筹推进综合医改。重庆将医改任务纳入对区县和部门的年度考核,建立任务台账和监测指标体系,对医疗行为进行线上精准监管。

高位推动与科学的顶层设计促进了“三医联动”。通过药品集中采购、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有效措施,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质增效。

比如,江苏、湖南、四川、陕西以省为单位或组建联盟开展集中采购,降低心脏起搏器、冠脉球囊、口腔种植体等耗材虚高价格。福建省开展大型医用设备省级集中采购,近两年来节约4.6亿元。基本医保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病种分值(DIP)等支付方式改革,开展国家试点,逐步进入实际付费。

“腾笼换鸟”为减轻患者费用负担、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等腾出了空间,破解改革难题。


服务整合 有序就医

分级诊疗制度是医改5项核心制度之一,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对于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促进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改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入,从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到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从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改革到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建立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尤其是2021年,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新阶段:统筹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国办名义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采取委省合作共建形式,选择10余家大型三甲公立医院开展试点,推动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以省为单位推进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在5个城市启动试点;出台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对落实“两个允许”、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等作出明确规定。

一系列政策措施产生叠加效应,以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医改的高质量。

比如,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广东省政府签订协议,委省共建8家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扩大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供给,着力打造国家级医疗高地;北京积极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建设,优化资源布局,补齐专科短板;天津、安徽、宁夏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探索价格动态调整的路径、条件、配套措施等,推动优化医疗收入结构;辽宁省级财政对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明显地方给予奖励,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给予支持、

分级诊疗的实现离不开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近年来,我们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注重提高贫困慢病人口等重点人群服务质量。

数据显示,我国基层诊疗量占比长期保持在50%以上,基层运行新机制更加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夯实,基层机构开展的项目从10类扩展至12类。每年为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重点疾病患者和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10多亿人次的健康管理服务。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社区医院超过2600家。

通过打造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统筹调度,使大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手拉小手”。

全面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2020年印发的《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加强医联体管理和运行,推动网格化布局管理。确定山西、浙江、新疆3个县域医共体试点省份和其他省份551个试点县,明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全国89.5%的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在内部实现远程医疗。县域内医疗服务下沉基层效果不断显现。

河北、湖北推动医联体牵头单位派出医师进驻基层;吉林、甘肃积极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江西、河南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下沉;云南探索“省管县用”对口帮扶机制,增加省级三级医院编制,用于派遣人员帮扶能力薄弱的县;西藏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藏医医学中心和委省共建医院建设;新疆强化远程医疗服务并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维护健康 迈出新步伐

为了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我们深入实施了健康中国行动。

近年来,我国推进健康促进县(市、区)建设,推进健康社区、健康单位等“健康细胞”建设,针对老年、妇幼和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活动。开展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评议考核和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健康科普,遴选和建设一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和改革试验区。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基本管理、医养服务衔接管理等方面要求,为老年人提供诊疗服务、医疗护理等上门医疗服务。

慢性病防治上,启动“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共管试点工作,提升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能力,医保对高血压、糖尿病用药实施门诊报销50%的政策。指导各地开展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抑郁症患病率等指标调查,探索抑郁症、老年痴呆等常见精神疾病社区防治。

通过努力,健康中国行动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5.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覆盖率达到91.7%,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年均下降幅度基本接近预期目标,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6.9/10万下降到1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5.4‰下降到5.0‰。

深化医改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已经发布,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需要在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